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新型康復帶結(jié)構(gòu)的制作方法
- 骨炎拔毒膏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 一種手術(shù)刀升降刀架的制作方法
- 基于led光源與納米接觸媒協(xié)同作用的空氣凈化器的制造方法
- 防治嘔吐的顆粒和散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坐骨神經(jīng)痛的中藥蜈蚣全蝎散的制作方法
- 一種清潔衛(wèi)生的足部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 防針刺安全輸液針的制作方法
- 治療慢性風濕性心臟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五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在制備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劑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紅景天多糖注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藥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心陽不振型心悸的中藥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康艾納米注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硬皮癥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脾胃不和、脘腹脹痛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高效腦心寧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多功能除味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咽痛型賁門炎的中藥制備方法
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制造方法
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所述輸液器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nèi)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nèi)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nèi)腔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本低,且可利用不同接口來連接多個輸液瓶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
【專利說明】
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輸液器械類,特別涉及一種換瓶輸液器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現(xiàn)今傳統(tǒng)使用的醫(yī)療輸液器輸液方法是把需輸入的液體裝在一個輸液瓶或輸液袋中,并將其懸掛在高處,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體通過輸液皮管流入靜脈內(nèi),流速的大小由安置在皮管上的調(diào)速夾進行手工調(diào)節(jié)。對于現(xiàn)今實用新型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通過連接多瓶、多管進行換瓶輸液,而其他環(huán)節(jié)則與傳統(tǒng)輸液方式類似。通過以上多種方法輸液,存在以下問題:1)對于傳統(tǒng)方式,需要輸一瓶以上的被輸液者需換瓶,而當醫(yī)療人員處于繁忙狀態(tài)之時便無法顧及病人,因此病人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保障;2)傳統(tǒng)換瓶輸液需要經(jīng)過手工拆卸等繁瑣環(huán)節(jié),時間上造成浪費;3)對于現(xiàn)今換瓶輸液器裝置,其多數(shù)為定瓶定量,或為裝置復雜、不易控制,無法得到廣泛應用。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為了克服現(xiàn)有輸液器的裝置復雜、安全性能低、成本高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本低,且可利用不同接口來連接多個輸液瓶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0005]—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所述輸液器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nèi)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nèi)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nèi)腔連通,所述附加浮力軟管上部與所述附加輸液軟管下部的摩擦阻力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小,所述摩擦阻力與附加浮球的浮力之和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大;
[0006]至少兩個附加浮球呈上下間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滴斗內(nèi),上下相鄰兩個附加浮球之間的間距比位于上方的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與第一滴斗的內(nèi)腔底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
[0007]進一步,所述第一輸液軟管上安裝第一流速調(diào)節(jié)器。
[0008]更進一步,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09]或者是: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10]附加浮力軟管包括第一浮力軟管和第二浮力軟管,所述第一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一浮球比所述第二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二浮球高,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的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的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刂芌2與Rl差值足夠小,在使用之前使得軟管能夠附在其連接的輸液軟管上而不會向下脫落。
[0011]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構(gòu)思是:采用了第一滴斗以及浮力軟管的連接作用,使得A, B, C三瓶藥液能夠以此流出,實現(xiàn)換瓶作用。首先由第一瓶塞穿刺頭與外接輸液瓶A相連,當?shù)谝坏味分械囊好孢_到一定高度時便通過第二瓶塞穿刺頭、第三瓶塞穿刺頭連接B,C兩瓶藥液。通氣管分別與外接輸液瓶A,B,C相連,并利用藥液對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實現(xiàn)依次換瓶,最后為人體輸入藥液。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滴斗有三個連接口,并通過制作可以變換為兩個、四個、多個,通過連接以符合病人所需;藥液對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有效的控制了藥液的先后流出,使得實現(xiàn)了自動換瓶的作用;進一步,此裝置成本低、結(jié)構(gòu)簡單、成效顯著,能夠有效彌補現(xiàn)有輸液器的不足之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的結(jié)構(gòu)圖。
[0014]圖2是第一滴斗的結(jié)構(gòu)圖。
[0015]圖3是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結(jié)構(gòu)圖。
[0016]圖4是在第一滴斗中的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功能實現(xiàn)圖,其中分為(a)(b) (c) (d)。
[0017]圖5是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的其余組合方法,其中分為(a) (b)
[0018]圖6是另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的結(jié)構(gòu)圖,其中,12為第一流速調(diào)節(jié)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jié)合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0020]參照圖1?圖6, —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所述輸液器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nèi)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nèi)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nèi)腔連通,所述附加浮力軟管上部與所述附加輸液軟管下部的摩擦阻力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小,所述摩擦阻力與附加浮球的浮力之和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大;
[0021]至少兩個附加浮球呈上下間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滴斗內(nèi),上下相鄰兩個附加浮球之間的間距比位于上方的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與第一滴斗的內(nèi)腔底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
[0022]進一步,所述第一輸液軟管上安裝第一流速調(diào)節(jié)器。
[0023]更進一步,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24]或者是: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25]附加浮力軟管包括第一浮力軟管和第二浮力軟管,所述第一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一浮球比所述第二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二浮球高,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的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的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在使用之前使得軟管能夠附在其連接的輸液軟管上而不會向下脫落。
[0026]本實施例以三瓶輸液瓶為例,即A輸液瓶,B輸液瓶,C輸液瓶;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通氣管1,第一瓶塞穿刺頭2,第二瓶塞穿刺頭3,第三瓶塞穿刺頭4 ;第一滴斗5,第一輸液軟管6,第二輸液軟管7,第三輸液軟管8,第四輸液軟管9 ;第一浮力軟管10,第二浮力軟管11。
[0027]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第二瓶塞穿刺頭、第三瓶塞穿刺頭、第一滴斗、第一輸液軟管、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第四輸液軟管的材料與傳統(tǒng)輸液器的材料相同。
[0028]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材料與傳統(tǒng)輸液軟管的材料相同,但其為真空且直徑略小于傳統(tǒng)輸液軟管。
[0029]參照圖2,所述第一滴斗的頂部設有三個連接口 a、b、c,底部有d出口,藥液經(jīng)d流出。其中,a、b、c分別連接第一輸液軟管、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d連接第四輸液軟管。其內(nèi)部還含有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
[0030]參照圖3,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各直徑大小適宜。所述浮力軟管,其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其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
[0031]參照圖4,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1,長度為Hl ;所述第二浮力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1,高度為H2 ;所述輸液軟管,其直徑設為R3 ;所述第一滴斗,其直徑設為R4,高度為H3。(a)圖中為A瓶藥液最開始流出,第二輸液軟管與第三輸液軟管未連接B,C兩瓶藥液時,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附在第二輸液軟管與第三輸液軟管上;而當?shù)谝坏味分械乃幰哼_到一定高度時,設此高度為H4,如圖4(b),此時已連接B,C兩瓶藥液,但由于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堵住B,C兩瓶藥液流出的出口,所以B,C兩瓶藥液不能流出。
[0032]其中,H4+HDH3, H4+H2>H3,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出口被堵住,B,C兩瓶藥液無法流出。
[0033]而當A瓶藥液快用完時,第一浮力軟管脫落,B瓶藥液便開始流出,原理如圖4 (C)。
[0034]其中,H4+H1〈H3,H4+H2>H3,第二輸液軟管流通,但第三輸液軟管出口被堵住,所以B瓶藥液流出,C瓶藥液仍然被堵住。
[0035]同理,當B瓶藥液快用完之時,第二浮力軟管脫落,C瓶藥液便開始流出,原理如圖4(d)。
[0036]其中,H4+H1〈H3,H4+H2〈H3,第三輸液軟管流通,C瓶藥液開始流出。
[0037]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脫落之后便無法直立,所以在后續(xù)藥液滴入第一滴斗后,由于藥液面上升不會堵住出口。
[0038]參照圖5,除了上述將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相分離的方案,也即是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不屬于同一根管道,圖5提供了另一種組合方法,其將通過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的組合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a)圖為整體組合結(jié)構(gòu)圖,(b)圖為通氣孔的結(jié)構(gòu)圖,外界空氣通過通氣孔進入到輸液瓶內(nèi)從而使液體流出。
[0039]進一步,第一滴斗的設計。滴斗由三個接口來連接、控制藥液的進入,再由一個出口連接下一個結(jié)構(gòu),其中,三個接口分別連接輸液軟管,從而使得A,B, C三瓶藥液能夠通過接口到達第一滴斗。
[0040]再進一步,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的設計。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設計為真空,且頂部為軟管,底部為球體。所述浮力軟管,其直徑設為R1,所述輸液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2 ;所述滴斗,其直徑設為R3。
[0041]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在使用時使得軟管能夠附在其連接的輸液軟管上而不會與容器一起向下脫落,而當藥液流至浮力軟管之后,使得由于藥液流至輸液軟管而不能留出時,便產(chǎn)生水柱,由水柱的壓力作用將浮力軟管脫離吸附作用而在輸液軟管里自由移動。當滿足一定條件時,浮力軟管便向下脫落。
[0042]更進一步,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與第一滴斗的控制作用。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設其長度為Hl ;所述第二浮力軟管,設其高度為H2,所述第一滴斗,設其高度為H3。最開始,A瓶藥液流出,而B,C兩瓶藥液在開始時被浮力軟管堵住。
[0043]其中,H4+HDH3,H4+H2>H3,由于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為真空,所以藥液能夠使其浮在液面上,而浮力軟管的一部分仍在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出口里,所以出口被堵住,從而使B, C兩瓶藥液無法流出。
[0044]而當A瓶藥液快用完時,第一浮力軟管脫落,B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45]其中,H4+H1〈H3,H4+H2>H3,同理,由于藥液對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使得第二浮力軟管有一部分仍在第三輸液軟管的出口處,但第二輸液軟管流通,所以B瓶藥液流出,C瓶藥液仍然被堵住。
[0046]同理,當B瓶藥液快用完之時,第二浮力軟管脫落,C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47]其中,H4+H1〈H3,H4+H2〈H3,第三輸液軟管流通,C瓶藥液開始流出。
[0048]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脫落之后便無法直立,所以在后續(xù)藥液滴入第一滴斗后,由于藥液面上升不會堵住出口。
[0049]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和A輸液瓶相連,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與第二輸液軟管和B輸液瓶相連,所述第三瓶塞穿刺頭與第三輸液軟管和C輸液瓶相連,所述第一滴斗與第一輸液軟管、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第四輸液軟管相連,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輸液軟管相連,所述第二浮力軟管與第三輸液軟管相連。
[0050]首先,醫(yī)護人員將I與所準備的藥瓶A連接,待5中的藥液面恒定時,通過2、3、4連接藥瓶B,C,A、B、C藥瓶分別連接6、7、8,其中,6、7、8連接包含10、11的5,再經(jīng)過5的出口連接9,藥液再經(jīng)9輸出。
[0051]其中,A中藥液流入第一滴斗時并達到一定藥液面高度時,再連接B,C兩瓶藥液,但B,C兩瓶中藥液被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堵住而不能流出。所以,A中藥液逐漸流出至第一滴斗、第四輸液軟管,再經(jīng)第四輸液軟管與其他環(huán)節(jié)到達人體靜脈。所述第一浮力軟管,其長度為Hl ;所述第二浮力軟管,其高度為H2,所述第一滴斗,其高度為H3。
[0052]其中,H4+H1>H3, H4+H2>H3, H2>H1,由于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為真空,所以藥液能夠使其浮在液面上,而浮力軟管的一部分仍在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出口里,所以出口被堵住,從而使B,C兩瓶藥液無法流出。
[0053]而當A瓶藥液快用完時,第一浮力軟管脫落,B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54]其中,H4+H1〈H3,H4+H2>H3,同理,由于藥液對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使得第二浮力軟管有一部分仍在第三輸液軟管的出口處,但第二輸液軟管流通,所以B瓶藥液流出,C瓶藥液仍然被堵住。
[0055]同理,當B瓶藥液快用完之時,第二浮力軟管脫落,C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56]其中,H4+H1〈H3,H4+H2〈H3,第三輸液軟管流通,C瓶藥液開始流出。
[0057]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脫落之后便無法直立,所以在后續(xù)藥液滴入第一滴斗后,由于藥液面上升不會堵住出口。
[0058]為滿足病人所需,可充分利用第一滴斗所設立的接口,在制作之時可通過設立多個接口,從而可通過這些接口以連接多瓶溶液,再實現(xiàn)自動換瓶。
[0059]藥液最后都將經(jīng)過第四輸液軟管,在流經(jīng)傳統(tǒng)的輸液環(huán)節(jié),如流速調(diào)節(jié)器、藥液過濾器、靜脈針,最后進入人體靜脈,實現(xiàn)對病人的治療。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器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nèi)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nèi)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nèi)腔連通,所述附加浮力軟管上部與所述附加輸液軟管下部的摩擦阻力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小,所述摩擦阻力與附加浮球的浮力之和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大; 至少兩個附加浮球呈上下間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滴斗內(nèi),上下相鄰兩個附加浮球之間的間距比位于上方的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與第一滴斗的內(nèi)腔底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液軟管上安裝第一流速調(diào)節(jié)器。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4.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5.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附加浮力軟管包括第一浮力軟管和第二浮力軟管,所述第一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一浮球比所述第二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二浮球高,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的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的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
【文檔編號】A61M5/14GK204121505SQ201420301787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6月6日
【發(fā)明者】洪榛, 馮藝瀟, 谷天行 申請人:谷天行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靈棘神軟膠囊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醫(yī)藥制品,特別是涉及一種不同于原始中藥制劑用于治療腫瘤及減輕腫瘤患者放化療副作用的軟膠囊制品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shù):目前,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患腫瘤的病人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在治療上主要以
- 一種舌苔清潔除菌用滾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舌苔清潔除菌用滾刷,包括滾刷和支撐架,滾刷由圓柱滾筒和端蓋組成,圓柱滾筒柱體表面縱向呈一定間距依次交錯設有毛刷列和細孔列,端蓋內(nèi)中心處安裝有軸承,支撐架一端穿過軸承并由軸肩固定
- 一種帶標簽夾的醫(yī)療用周轉(zhuǎn)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標簽夾的醫(yī)療用周轉(zhuǎn)箱,包括箱體和設置于所述箱體上的標簽夾以及與所述箱體的開口大小相匹配的密封圈和箱蓋,其中所述標簽夾具體包括第一夾持機構(gòu)、第二夾持機構(gòu)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夾持
- 一種多功能浴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浴寶,包括外筒、內(nèi)筒和儲水箱,所述外筒和內(nèi)筒連接;所述內(nèi)筒頂部設置有塑料布,所述塑料布設置有頭部孔和拉鏈;所述外筒底部固定有柵網(wǎng),所述柵網(wǎng)為兩片,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儲水箱設置在柵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狐、貉細菌性腸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屬于畜禽藥物技術(shù)領域,尤其是一種治療狐、貉細菌性腸炎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shù):隨著我國畜牧業(yè)的發(fā)展,狐、貉等特產(chǎn)經(jīng)濟動物的養(yǎng)殖規(guī)模逐漸擴大,各類傳染病也成為制約其發(fā)展的重
- 專利名稱:藥用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是關(guān)于某些N-羥基-N-〔3-〔2-(鹵代苯硫基)苯基〕丙-2-烯基〕脲類化合物、含有這些化合物的組合物以及它們的應用方法。5-脂氧合酶(5-LO)催化花生四烯酸轉(zhuǎn)變?yōu)榘兹┥铣傻牡谝徊?。?/span>
- 專利名稱:口腔觀察鏡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用具技術(shù)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口腔觀察鏡。背景技術(shù):目前,臨床上在給病人進行口腔內(nèi)檢查時,需要借助光線進行操作,這就需要病人頭部來回調(diào)整、晃動來配合檢查,這樣操作十分麻煩、費時費力,給
- 專利名稱:一種吲唑衍生物的晶型及其制備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抗腫瘤相關(guān)的藥物領域,更具體地講是涉及5-[[4-[(2,3-二甲基-2H-吲唑-6-基)(甲基)氨基]-2嘧啶-基]氨基]-2-甲基苯磺酰胺鹽酸鹽(帕唑帕尼鹽酸鹽、
- 專利名稱:一種永磁石膏治療器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保健按摩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石膏和永磁制作的永磁石膏治療器。背景技術(shù):現(xiàn)有用石膏和永磁制作的醫(yī)療保健按摩器械,其石膏按摩頭一般由兩部分構(gòu)成, 分別用模具加工成型后,再組裝
- 專利名稱:2-(4-羥基苯亞胺基)-5-(3-甲氧基-4-羥基苯亞甲基)-4-噻唑烷酮的制抗腫瘤藥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噻唑烷酮衍生物在制備抗橫紋肌肉瘤藥物中的應用,尤其涉及一種2- (4-羥基苯亞胺基)-5- (3-甲氧基
- 一種新型氧氣面罩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氧氣面罩,包括左右兩側(cè)設置有固定帶的面罩本體,所述面罩本體設置有與其為一體結(jié)構(gòu)的透氣孔和與氧氣管連接的氧氣孔,所述氧氣孔活動連接有氧氣管接頭,所述氧氣管接頭的前端設置有卡槽,所述
- 專利名稱: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中草藥及其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一種中草藥及其制作方法。前列腺增生癥,又稱前列腺肥大病,前列腺炎,是一種成年人的男性疾病。這種男性疾病往往與后尿道炎、精襄炎、付睪丸同時存在,是尿道感染的一部分。主
- 專利名稱:一種活性多糖產(chǎn)品加工工藝優(yōu)化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屬于天然產(chǎn)物制備方法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活性多糖產(chǎn)品加工工藝的優(yōu)化方法。背景技術(shù):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糖類在生物體內(nèi)的作用主要是作為能量源或作為結(jié)構(gòu)材料, 但大量實驗證明,多糖及其綴合
- 專利名稱:一種促肝細胞生長素,其制劑及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促肝細胞生長素,還涉及其制劑和應用。 背景技術(shù):促肝細胞生長素是從新鮮乳豬肝臟中提取的小分子量多肽類混合物,分子量在 10,000左右。其藥理作用主要為可刺激正常肝
- 一種包皮切割器的縫合釘?shù)闹谱鞣椒ā緦@勘緦嵱眯滦凸_了一種包皮切割器的縫合釘,包括有釘架、釘腳,所述釘腳分設在釘架的兩側(cè),釘腳和釘架連成一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釘架和釘腳為方形,所述方形的長和寬之比范圍為1至1.5。釘架和釘腳的截面為大
- 專利名稱:一種支架氣管導管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用氣管導管。 背景技術(shù):病人在全麻醉狀態(tài)下不能自主呼吸,需要借助呼吸機進行呼吸。各臨床科室的急救和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也需要配用呼吸機。呼吸機與病人氣道的氣流貫通采用氣管導管連接。
- 專利名稱:治療前列腺肥大的氮雜甾族化合物,它們的制備及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系列新的、用來治療和預防前列腺肥大的氮雜甾族化合物,并提供了使用方法和用它們制得的組合物,以及它們的制備方法。雖然已經(jīng)指出抑制睪丸激素5α-還原酶活性
- 一種溫度傳感裝置及醫(yī)療設備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溫度傳感裝置,包括相串聯(lián)的恒流源電路和溫度傳感電路,所述溫度傳感電路包括熱敏電阻、參考電阻和模擬開關(guān),所述熱敏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模擬開關(guān)的電流通道Y2,所述熱敏電阻的第二
- 一種人體工程學式手持式血壓表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體工程學式手持式血壓表,所述血壓表包括血壓表本體,表殼,所述血壓表本體上設置有機芯組件和膜盒組件,所述本體的下部設置有充氣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壓表還包括閥體氣嘴和閥體膠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膏藥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治療支氣管炎藥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膏藥。背景技術(shù):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的污染,哮喘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病率成居高不下的狀態(tài),支氣管炎是一個較頑固的病癥,反復發(fā)作,醫(yī)生在治療時,為
- 專利名稱: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shù)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中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是一種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的名稱為黃莪通閉膠囊。背景技術(shù): 前列腺由腺體及肌肉組成,這些組織會隨年齡生長。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