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_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_亚洲福利一区_亚洲人成自拍网站_成品网站源码1688免费推荐_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油壓機,油壓機廠家

全國產品銷售熱線

15588247377

產品分類

您的當前位置:行業(yè)新聞>>一種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一種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5-05-02

一種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包括一對上固定腳、一對下固定腳、一對第一連桿、一對第二連桿及至少一根加強桿,所述上固定腳和所述下固定腳相對設置;兩個所述上固定腳通過一根所述第一連桿相連接,兩個所述下固定腳通過另一根所述第一連桿相連接,相對的所述上固定腳和所述下固定腳通過所述第二連桿相連接;并且所述加強桿位于兩根所述第二連桿之間,且所述加強桿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第一連桿相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四齒設計及上下、左右雙向加壓的固定方式,對單節(jié)段頸椎起到雙向加壓固定的功效,符合頸椎生理結構特點,貼合性好并能提供十分穩(wěn)定及牢固的固定效果,且結構簡單,易于安裝調節(jié)。
【專利說明】一種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用固定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種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自20世紀50、60年代,Bailey和Badgley首次將前路減壓自體骨植入融合術用于治療頸椎病之后,Smith、Robison和Cloward等人對這種新的頸椎病治療技術進行了改進和推廣應用以來,頸椎前路鋼板螺釘內固定的手術方式已經被人們廣為接受,特別是在臨床治療頸椎創(chuàng)傷性骨折、脫位以及退行性頸椎疾病等方面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椎間盤摘除植骨后行前路鋼板螺釘內固定顯著增強了頸椎及植骨塊的穩(wěn)定性,減少了可導致假關節(jié)形成的病理活動,可防止椎間高度的丟失并促進植骨融合,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動,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0003]傳統(tǒng)的頸前路釘板固定種類繁多,一般為鋼板和螺釘?shù)墓潭ㄤ摪?,可能發(fā)生螺釘脫出的風險,損傷食管、氣管、血管及神經等;較先進的是帶鎖鋼板螺釘固定,其優(yōu)點是螺釘和鋼板連為一體,鋼板可以阻止螺釘?shù)耐顺觯词孤葆斔蓜硬淖刁w退出時,螺釘和鋼板往往一同移動,螺釘尾部不會獨自從鋼板中脫出,減少了食道損傷的危險。
[0004]MEDICREA公司提出一種C-JAWS頸椎壓力固定器,由純鈦金屬T40組成,單一結構設計,一體結構雖能避免傳統(tǒng)頸前路釘板固定系統(tǒng)固定時脫釘?shù)娘L險,且又能上下單方向加壓使固定更加牢固,但其結構單一,兩齒結構設計穩(wěn)定性較差,單向加壓固定效果不明顯O
[0005]中國專利CN201248760U公開了一種頸椎前路記憶合金壓力固定器:包括固定腳及固定連桿。固定器設有一對或兩對近似對稱的固定腳,一對或兩對固定腳頂端連接有固定連桿,固定腳與腳頂端連線之間夾角α,60° < α <88°,固定腳之間非平行設計,固定腳底端帶有向上鋸齒鉤,固定器材料采用記憶合金,植入時需低溫后植入,待溫度提升后,通過記憶特性使得固定腳恢復原有角度,達到上下加壓固定,該手術較復雜,且只能上下單方向加壓固定。
[0006]中國專利申請CN101491454提出一種鈦合金頸椎壓力固定器及其制備方法,該實用新型公開的鈦合金頸椎壓力固定器是U字型整體結構,U字型開口處的兩頂端分別為四棱錐,U字型兩條邊的前后側分別呈鋸齒狀,兩條邊的內側具有朝向U字型底的小鉤,U字型的底部具有鏤空的孔。經慢走絲線切割、模壓及表面處理制備而成。該技術由鈦合金制備成型,單一結構設計,并且模壓成型,容易產生應力集中等缺點,且未涉及加壓功能,兩齒結構設計穩(wěn)定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具有更好的穩(wěn)定性和更強的結構剛度、能夠實現(xiàn)雙向加壓、所需手術時間少。
[0008]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包括一對上固定腳、一對下固定腳、一對第一連桿、一對第二連桿及至少一根加強桿,所述上固定腳和所述下固定腳相對平行設置;兩個所述上固定腳通過一根所述第一連桿相連接,兩個所述下固定腳通過另一根所述第一連桿相連接,相對的所述上固定腳和所述下固定腳通過所述第二連桿相連接;并且所述加強桿位于兩根所述第二連桿之間,且所述加強桿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第一連桿相連接。
[0009]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所述上固定腳、所述下固定腳、所述第一連桿、所述第二連桿和所述加強桿一體成型。
[0010]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各所述上固定腳和下固定腳的頂部為四棱錐形,內側面設置有鋸齒鉤,兩個靠近內側面的旁側面設置有鋸齒。
[0011]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兩根所述第二連桿位于同一平面、各自沿著所述第一連桿的延伸方向向外凸出并對稱設置。
[0012]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連桿上向外凸出的部分呈弧形、半菱形或其組合。
[0013]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兩個所述上固定腳和兩個所述下固定腳皆與所述第二連桿垂直。
[0014]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兩個所述上固定腳分別正對著兩個所述下固定腳對應設置。
[0015]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所述上固定腳、下固定腳的整體橫截面形狀大致為矩形、方形、梯形或帶弧線的多邊形。
[0016]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兩個所述上固定腳的內側面分別處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間呈β夾角設置,所述β夾角的角度為45。彡 β 彡 90° 。
[0017]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兩個所述下固定腳的內側面分別處于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之間呈β夾角設置,所述β夾角的角度為45。彡 β 彡 90° 。
[0018]上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中,所述上固定腳、下固定腳、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加強桿的材料均為鈦合金、純鈦、純度99%以上的高純鎂或鎂合金。
[0019]本實用新型對比現(xiàn)有技術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將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固定腳設計成了四齒的結構,相比兩齒結構產品植入后的穩(wěn)定性更佳,可與傳統(tǒng)帶鎖頸前路釘板內固定系統(tǒng)植入后產品的穩(wěn)定性相媲美,且其采用一體加工成型方式能完全避免像傳統(tǒng)頸前路釘板內固定系統(tǒng)植入后出現(xiàn)的螺釘和鋼板分離的可能,更不會發(fā)生螺釘單獨從鋼板中脫出,損傷食道的風險;且本實用新型設置成上下和左右雙方向加壓的固定方式,相比兩齒的單向加壓固定更加牢固,且手術時間短,免去了如帶鎖頸前路釘板內固定系統(tǒng)那樣繁瑣的安裝步驟和螺母固定調節(jié)時間,能大幅縮短手術時間,減輕病人痛苦,減少病人和醫(yī)生射線照射時間,且手術創(chuàng)傷小,通過加壓固定有彈性作用,有利于骨的愈合完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2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截面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固定腳間呈β夾角和觀察窗局部半圓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3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截面為矩形、固定腳間呈β夾角和觀察窗局部半圓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4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截面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固定腳間呈β夾角和觀察窗局部圓弧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5中(a) (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截面為矩形、固定腳間呈β夾角和觀察窗局部圓弧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6中(a) (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截面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固定腳間呈β夾角和觀察窗局部半菱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7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為矩形、固定腳間呈β夾角和觀察窗局部半菱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8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截面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固定腳間平行設置和觀察窗局部半圓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9中(a) (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截面矩形、固定腳間平行設置和觀察窗局部半圓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9]圖10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截面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固定腳間平行設置和觀察窗為局部弧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0]圖11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腳截面矩形、固定腳間平行設置和觀察窗為局部弧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1]圖12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腳截面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固定腳間平行設置和觀察窗局部半菱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2]圖13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腳截面為矩形、固定腳間平行設置和觀察窗局部半菱形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3]圖14(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腳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固定腳間平行設置、觀察窗為局部半圓形和帶微凸弧第二連桿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4]圖15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腳截面為矩形、固定腳間平行設置、觀察窗局部半圓形和帶微凸弧第二連桿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5]圖16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腳截面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固定腳間β夾角、觀察窗為局部半圓形和帶微凸弧第二連桿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6]圖17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腳為矩形、固定腳間β夾角、觀察窗局部半圓形和帶微凸弧第二連桿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7]圖18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觀察窗的各種形狀示意圖;
[0038]圖19中(a)、(b)、(c)、(d)、(e)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腳的整體橫截面形狀示意圖;
[0039]圖20為本實用新型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在頸椎部位撐開加壓后效果示意圖;
[0040]圖21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被撐開加壓后連桿與固定腳的受力示意圖。
[0041]圖中:
[0042]I上固定腳 2下固定腳21第一連桿 22第二連桿
[0043]3觀察窗4端部5鋸齒鉤 6鋸齒
[0044]7加強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4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47]請參見圖1,本實施例提供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包括一對上固定腳1、一對下固定腳2、一對第一連桿21、一對第二連桿22及至少一根加強桿7,上固定腳I和所述下固定腳2相對設置;兩個上固定腳I通過一根第一連桿21相連接,兩個下固定腳2通過另一根第一連桿21相連接,相對的上固定腳I和下固定腳2通過第二連桿22相連接;并且加強桿7位于兩根第二連桿22之間,且加強桿7的兩端分別與兩根第一連桿相連接。
[0048]上固定腳I和下固定腳2的頂部4為錐型,優(yōu)選四棱錐形,上固定腳I和下固定腳2的內側面設置有鋸齒鉤5,兩個靠近內側面的旁側面設置有鋸齒6,第一連桿21和第二連桿22形成觀察窗3,觀察窗3方便醫(yī)生術中及術后觀察用。加強桿7對整個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起到加強固定作用,同時也作為實現(xiàn)左右方向加壓的撐桿。兩個上固定腳I和兩個下固定腳2沿著所述固定腳延伸方向兩兩平行設置。
[0049]本實施例提供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上固定腳1、下固定腳2、第一連桿21、第二連桿22和加強桿7可使用鈦合金(如--6Α14等)、純鈦(T40等)及高純鎂或鎂合金材料;如99.999%純鎂或ZK60、MB2、AZ31或M15等鎂合金;采用三維軟件設計出各種一體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外形結構,然后機加工成型。
[0050]本實施例提供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上固定腳1、下固定腳2、第一連桿21、第二連桿22和加強桿7 —體加工成型;采用一體加工成型方式能完全避免螺釘和鋼板分離的可能,更不會發(fā)生螺釘單獨從鋼板中脫出,損傷食道的風險;上固定腳I和下固定腳2為四齒結構設計,產品植入后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本實施例實現(xiàn)了上下和左右雙方向加壓的固定方式,使固定更加牢固,且手術時間短,免去了如帶鎖頸前路釘板內固定系統(tǒng)那樣繁瑣的安裝步驟和螺母固定調節(jié)時間,能大幅縮短手術時間,減輕病人痛苦,減少病人和醫(yī)生射線照射時間,且手術創(chuàng)傷小,通過加壓固定有彈性作用,有利于骨的愈合完全。
[005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一對上固定腳I可以正對著一對下固定腳2平行排列設計(如圖8-圖15所示),也可將通過第一連桿21相連的一對上固定腳I設計成具有β夾角,相應地,一對下固定腳2也設計成具有β夾角(45° < β <90° )(如圖2-圖7、圖16和圖17所示),從而使得加壓面積更大,加壓效果更好更穩(wěn)定。具體來說,可以使得兩個上固定腳I的內側面分別處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間呈β夾角設置,兩個下固定腳2的內側面分別處于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之間呈β夾角設置。
[005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兩根第一連桿21和兩根第二連桿22連接形成觀察窗3,兩根第二連桿22及加強桿7可位于同一平面,如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和圖13所示;或沿著固定腳底端延伸方向向外微凸呈一弧面結構,如圖14、圖15、圖16和圖17所示,也即兩根第二連桿22及加強桿7可位于同一曲面。另一方面,較佳地,兩根第二連桿22各自沿著所述第一連桿延伸方向向外凸出并對稱設置。
[0053]此固定系統(tǒng)具有彈性功能,可被撐開從而起到單節(jié)段頸椎加壓固定的作用。第二連桿22沿著固定腳底端延伸方向呈微弧面的結構設計是為了讓此固定系統(tǒng)更好的貼合于頸椎,從而將人體對植入后的異物感降到最低。如圖18所示,觀察窗3的整體形狀可以為局部半菱形(第二連桿的凸出部分為半菱形,可同時參見圖6、圖7、圖12和圖13所示)、或為局部弧形(第二連桿的凸出部分為弧形,可同時參見圖4、圖5、圖10和圖11所示)、或為中部呈弧形帶凹槽(第二連桿的凸出部分為弧形和半菱形的組合)或中部呈半圓形(第二連桿的凸出部分為半圓形,可同時參見圖2、圖3、圖8、圖9、圖14、圖15、圖16和圖17),如此設計可以使得連桿與固定腳的連接處受到的應力較小,防止破損和斷裂,延長產品的壽命的同時也更為安全可靠。
[005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固定腳I的端部4優(yōu)選為四棱錐,固定腳I的整體橫截面形狀大致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如圖2、圖4、圖6、圖8、圖10、圖12、圖14和圖16所示);或大致為矩形(如圖3、圖5、圖7、圖9、圖11、圖13、圖15和圖17所示);或大致為方形、梯形或外側圓形內側梯形,橫截面具有弧形的設計可使得固定腳的強度更高,植入后更穩(wěn)定。
[005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可通過改變固定腳1、觀察窗3的形狀、第二連桿22的形狀及一對上固定腳I間的夾角β及一對下固定腳2間的夾角β,形成不同的結構設計。具體如圖2-17所示,下面分別進行說明。
[0056]圖2中固定腳的截面形狀為外側圓形內側矩形(如圖2中(a)所示),第一連桿21相連的一對上固定腳I呈β夾角設置,一對下固定腳2也呈β夾角設置(45° < β <90° );上固定腳I和下固定腳2的頂端為四棱錐,兩根第二連桿22位于同一平面設置,上固定腳I和下固定腳2的內側設置有鋸齒鉤5,上固定腳I和下固定腳的兩個靠近內側面的旁側面設置有鋸齒6。加強桿7對整個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起到加強固定作用,同時在左右方向加壓時起到撐桿作用,使兩對固定腳在左右方向相對靠攏壓縮,最后呈現(xiàn)四齒向頸椎前路固定裝置中心擠壓的效果,從而對單節(jié)段頸椎起到了雙向加壓固定的功效;觀察窗3方便醫(yī)生術中及術后觀察用,局部為半圓形,如圖2中(a)所示。
[0057]圖3與圖2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固定腳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如圖3中(a)所示。
[0058]圖4與圖2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觀察窗3為局部圓弧形,如圖4中(a)所不O
[0059]圖5與圖4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固定腳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如圖5中(a)所示。
[0060]圖6中與圖2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觀察窗3為局部半菱形,如圖6中(a)所示。
[0061]圖7與圖6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固定腳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如圖7中
(a)所示。
[0062]圖8與圖2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兩對固定腳呈平行排列,如圖8中(a)、
(b)和(c)所示。
[0063]圖9與圖8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固定腳的截面為矩形,如圖9中(a)所示。
[0064]圖10與圖8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觀察窗3為局部圓弧形,如圖10中(a)所示。
[0065]圖11與圖10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固定腳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如圖11中(a)所示。
[0066]圖12與圖8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觀察窗3為局部半菱形,如圖12中(a)所示。
[0067]圖13與圖12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固定腳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如圖13中(a)所示。
[0068]圖14與圖8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二連桿22沿著固定腳延伸方向的側面呈微凸弧設計,如圖14中(b)所示。
[0069]圖15與圖14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固定腳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如圖15中(a)所示。
[0070]圖16與圖2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二連桿22的側面沿著固定腳延伸方向呈微凸弧設計,如圖16中(b)所示。
[0071]圖17與圖16中的設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固定腳I的截面形狀為矩形。
[0072]圖20為本實用新型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在頸椎部位撐開加壓后效果示意圖;圖21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撐開加壓后連桿和固定腳的受力示意圖。
[0073]請參見圖20和2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在使用時,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植入人體后,在第二連桿22內側觀察窗3部中部向外施加撐開力F,在上述部位施加向外撐開力的同時兩對固定腳由于結構設計使其不斷在上下方向相對靠攏壓縮(見左視圖21中(c)),在壓縮的過程中由于加強桿7的作用使兩對固定腳在左右方向相對靠攏壓縮(見俯視圖21中(d)),最后呈現(xiàn)四齒向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中心擠壓的效果,從而對單節(jié)段頸椎起到了雙向加壓固定的功效(見主視圖21中(b)),撤除撐開力后產品保持雙向加壓效果,使固定更加牢固。
[0074]本實用新型采用四齒設計及上下、左右雙向加壓的固定方式,對單節(jié)段頸椎起到雙向加壓固定的功效,符合頸椎生理結構特點,貼合性好并能提供十分穩(wěn)定及牢固的固定效果,且結構簡單,易于安裝調節(jié),同時能大幅縮短手術時間,減輕病人痛苦,減少病人和醫(yī)生射線照射時間,且手術創(chuàng)傷小,通過加壓固定有彈性作用,有利于骨的愈合完全。
[0075]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對上固定腳、一對下固定腳、一對第一連桿、一對第二連桿及至少一根加強桿,所述上固定腳和所述下固定腳相對平行設置; 兩個所述上固定腳通過一根所述第一連桿相連接,兩個所述下固定腳通過另一根所述第一連桿相連接,相對的所述上固定腳和所述下固定腳通過所述第二連桿相連接;并且 所述加強桿位于兩根所述第二連桿之間,且所述加強桿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第一連桿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腳、所述下固定腳、所述第一連桿、所述第二連桿和所述加強桿一體成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上固定腳和下固定腳的頂部為四棱錐形,內側面設置有鋸齒鉤,兩個靠近內側面的旁側面設置有鋸齒。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兩根所述第二連桿位于同一平面、各自沿著所述第一連桿的延伸方向向外凸出并對稱設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桿上向外凸出的部分呈弧形、半菱形或其組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兩根所述第二連桿及所述加強桿位于同一平面或同一曲面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上固定腳分別正對著兩個所述下固定腳對應設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腳和所述下固定腳的整體橫截面形狀大致為矩形、方形、梯形或帶弧線的多邊形。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上固定腳之間呈β夾角設置,所述β夾角的角度為45° < β <90°。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下固定腳之間呈β夾角設置,所述β夾角的角度為45° < β <90°。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前路內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腳、所述下固定腳、所述第一連桿、所述第二連桿和所述加強桿的材料均為鈦合金、純鈦、純度99%以上的高純鎂或鎂合金。
【文檔編號】A61B17/70GK204181700SQ201420499709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日
【發(fā)明者】張雋, 耿芳, 王盛強, 林忠 申請人:上海微創(chuàng)骨科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血崩癥當歸槐花散的制備方法一種治療血崩癥當歸槐花散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散劑,特別是一種治療血崩癥當歸槐花散的制備方法。血崩癥是由于婦女子宮無周期性的出血血量多而來勢急劇,在當前治療血崩癥藥物尚不理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
  • 專利名稱:超微細民族藥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超微細民族藥及其制備方法,屬醫(yī)藥保健品類。民族醫(yī)藥,不論蒙、藏藥還是傣、苗藥都象中藥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中華醫(y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少數(shù)民族藥學是中華醫(y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中華民族
  • 一種智能護理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智能護理床,它涉及醫(yī)療護理器械【技術領域】,它包含床身、床尾、后背升降裝置、曲腿支撐機構、翻身支撐機構、坐便裝置轉換機構;后背升降裝置設置在床身的前段,曲腿支撐機構設置在床身的后段,床身的尾部設有床尾
  • 專利名稱:風膽口服液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是一種含有動物膽汁的醫(yī)用配制品,特別是一種對成人、小兒的急性氣管炎、急性喘息型氣管炎及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具有良好療效的風膽口服液,同時本發(fā)明也涉及其制備工藝。目前,用于治療急慢性支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粘膜發(fā)炎統(tǒng)稱為鼻竇炎(Nasosinusitis)。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癥,為一種鼻
  • 專利名稱:一種補腎壯陽中藥龍陽膠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能壯陽益精、補腎強腰的中藥龍陽膠囊。男性性生理功能障礙性疾病如遺精、陽萎、早泄、性欲減退等造成不育,往往給患者精神上、心理上帶來許多苦腦,這類疾病多伴有頭暈目眩、腰膝酸
  • 專利名稱:流動護理工作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理工作車,特別是一種流動護理工作車。 背景技術:醫(yī)用車是一種供醫(yī)生和護士使用的醫(yī)療器械,主要由底部車輪、支撐柱和上面板構成,用以攜帶各種醫(yī)用器具和用以治療的藥品,以便隨時對病人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凍瘡的藥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皮膚科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治療凍瘡的藥劑。背景技術: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
  • 專利名稱:一種臀部b超檢查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yī)學臨床檢查用醫(yī)療器械,特別是ー種臀部B超檢查墊。背景技術:目前臨床B超檢查,都是患者平躺在檢查床上進行,需要抬高某個部位吋,只能依靠患者自己抬起相應的部位來配合檢查,如陰道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雞傳染性法氏囊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雞傳染性法氏囊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獸藥領域。背景技術:雞傳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2-6周齡雛雞的一種急性、高
  • 專利名稱:修復還原蛋白酸護發(fā)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護發(fā)液,具體是一種修復還原蛋白酸護發(fā)液。 背景技術:目前的護發(fā)產品有很多,有針對各種發(fā)質類型來劃分的護發(fā)產品,如正常發(fā)質用、 漂染發(fā)質用及灰白發(fā)質用的護發(fā)產品,也有調理發(fā)質的護
  • 專利名稱:溫腎健脾止瀉散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治療慢性腸炎的中藥內服散劑。 背景技術:慢性腸炎亦稱“久瀉”、久病體虛,腎陽虧虛,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水反為濕,谷反為滯,久之則成“五更瀉” “雞鳴瀉”等等,現(xiàn)有中西療法和藥物治療此癥不佳,病
  • 一種骨科導向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骨科導向器,主要用于醫(yī)院等醫(yī)療機構的骨科,本實用新型在導向桿兩端設有轉動圓柱,轉動圓柱末端設有調節(jié)旋鈕,基座上設有第一緊固螺栓,導向桿左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套,固定套內設有固定支桿,右端套
  • 一種新型眼科用雙頭式淚道阻塞擴張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眼科用雙頭式淚道阻塞擴張器,屬于眼科治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開眼器、放置槽、固定板、連接柱、連接轉軸、堵頭、套環(huán)、滑柱、擴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開眼器后頂端表面中間處設有放置
  • 一種新型呼吸科用便攜式霧化器面罩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呼吸科用便攜式霧化器面罩,屬于呼吸器械設備【技術領域】,包括面罩、放置槽、插槽、插柱、通孔、藥瓶、固定塊、出藥孔、推板、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前表面左側邊緣處設有放置槽,所述
  • 專利名稱:8位取代異喹啉衍生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新穎的在8位具有取代的異喹啉衍生物以及以該衍生物作為有效成分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核因子κ B (NF-κ B)是一種對基因(該基因涉及與生物體生存相關的反應)的表達進行
  • 臭味氣體處理的反應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臭味氣體處理的反應裝置,包括箱體、動力設備區(qū)、生物洗滌區(qū)和生物過濾區(qū),所述動力設備區(qū)設于箱體的左端,生物洗滌區(qū)設于動力設備區(qū)的右側,該生物洗滌區(qū)包括第一填料承載架和組合式膨脹填料,其中第一填料承載架
  • 專利名稱:四肢管狀骨干骨折記憶合金緊箍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四肢管狀骨干骨折緊箍器,特別是一種四肢管狀骨干骨折記憶合金緊箍器。權利要求1.四肢管狀骨干骨折記憶合金緊箍器,包括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接骨板為一長框形,其橫向短框邊
  • 專利名稱:放射成像用造影劑和造影組合物及利用此類藥劑的放射成像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多方面地涉及X射線成像用造影劑,一種利用放射成像技術使可造影肉體部位成像的方法(包括向該部位輸送成像有效量的一種成像有效、生理上可接受的造影劑),及可用于此類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原料的醫(yī)用配制品,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糖尿病是血中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血糖過高,出現(xiàn)糖尿,進而引起脂肪
  • 一種新型藥劑科用灌藥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藥劑科用灌藥裝置,包括灌裝底座,所述灌裝底座中間位置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設置有固定凸臺,所述固定凸臺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活動套,所述活動套兩側對稱設置有固定
99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_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_亚洲福利一区_亚洲人成自拍网站_成品网站源码1688免费推荐_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